與心愛的貓咪說再見從來不是一堂靠練習就能學會的課題。
貓咪因疾病、年老衰退、或意外死亡而離世讓貓主人不知所措,情緒尚未穩定就必須面對接踵而來的後續事宜,這篇文章能與您攜手度過悲傷無助之際。
- 認識遺體的變化
- 短暫安置貓咪遺體的理想環境
- 低溫度、低濕度
- 足夠側躺的空間
- 底部鋪設吸水紙張或布墊
- 誰能協助處理貓咪遺體?
- 地方動物醫院
- 寵物殯葬業者
- 政府機構
- 自家處理
認識遺體的變化
貓咪離世後在2-6小時內會出現肌肉僵硬(屍僵),依照不同的濕度與溫度,通常於12小時內會發展完全,由於台灣四季如夏且全年高濕,遺體在一天半內會再度軟化,同時有部分軀體開始被黴菌和細菌等微生物分解。
短暫安置貓咪遺體的理想環境
低溫度、低濕度
將遺體保存在低溫和低濕的環境可減緩微生物繁殖的速度,一般家庭不會有適合的冰櫃存放離世寵物的軀體,若需要暫時保存,建議開啟冷氣並維持空間良好的通風性。
足夠側躺的空間
讓寵物以側睡的姿勢,穩固地安置於紙箱或其他能提供足夠空間的容器中,離世後的數小時會出現肌肉僵硬,避免為了將軀體擠進狹小的空間而過度彎折。
底部鋪設吸水紙張或布墊
依照貓咪離世的原因、時間、與保存方式等因素,可能會有液體自軀體孔洞內滲漏出來,屆時可能會有令人不悅的氣味,建議可以在底下鋪張具有吸水功能的布墊,例如:厚紙巾、報紙數張、尿布墊、或柔軟的布料。
誰能協助處理貓咪遺體?
地方動物醫院
若貓咪在家中不幸離世,可以聯絡熟悉的動物醫院或是尋找附近的地方動物醫院,先去電詢問是否能夠幫忙處理遺體,同時確認合作的寵物殯葬業者是否有符合貓咪主人需要的服務,包含:個別或團體火化、宗教儀式選擇、是否觀禮、骨灰是否攜回、和埋葬方式等。
多數的地方動物醫院也是寵物登記站,假如您的貓咪有施打晶片且向政府登記,可以攜帶登記人的身分證前往,同時辦理「除戶」手續。
寵物殯葬業者
目前寵物殯葬業發展完善,儀式的細緻度不亞於人的殯葬產業,協助貓咪主人好好地為愛貓善終。可以自行聯絡寵物殯葬業者,業者提供到府「接體」的服務,與您討論火化方式、儀式選擇、與後續處理等,再由專業的寵物禮儀師伴您與貓咪走完最終一程。
政府機構
處理動物相關的政府單位依縣市不同,稱作「動植物防疫所」或「動物保護處」。這些政府機關多會幫忙處理「無飼主」的流浪動物,例如:路上意外發現的動物遺體或車禍死亡的無名動物。在遺體的處理方式,公家機關無法與寵物殯葬業者合作,也不會提供各種客製化服務,因此,有主人豢養的寵物則鮮少選擇此方式。
自家處理
希望將離世貓咪安葬於庭院或是野地裡的貓飼主,需要留意掩埋深度不宜過淺,而引來野生動物或流浪犬貓挖掘。目前台灣法律仍視動物遺體為廢棄物,雖然將遺體隨廢棄物丟棄是合法的,但多數的貓咪飼主不會採取此方式。
另外,有聽過「死貓吊樹」這個俚語嗎?身為21世紀的貓主人已經不擔心過世貓咪會回來討命,而把遺體掛在樹上頭上了,請選擇其他更環保且莊重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