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餵貓咪吃生食或生肉?

您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種支持貓咪吃生食的論述,但為什麼當您詢問獸醫師時,他們總是不建議貓咪吃生食或生肉呢?透過這篇文章,讓貓主人了解餵貓咪吃生食有哪些潛在疑慮。

貓咪的生食(Raw food diet)是什麼?

這邊指的「餵食生食」是將未經加工、烹調的動物肌肉組織、內臟,血液、骨骼與皮膚,直接給貓咪食用。通常貓咪飼主會選擇以「生肉」為主,少數加入「內臟」來餵食。

為什麼要餵貓咪吃生食?

多數餵貓咪生食的飼主,真心希望貓咪能如野外的貓科動物般,攝取最原始、最貼近自然狀態下的營養成分,擔心烹煮加熱的過程破壞食物本身富有的營養價值。

為什麼獸醫師不建議貓咪吃生食?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獸醫師們難以對「餵生食」這觀點讓步呢?是不是有什麼「無法承擔的風險」在背後?以下把不建議貓咪吃生食的主因歸納成四大類:
1. 生菌數過高
2. 消化道異物
3. 營養失衡
4. 寄生蟲感染

1. 生菌數過高

美國FDA檢測市售貓咪生食,有四分之一都被驗出沙門氏菌或李斯特菌(或兩者兼有)。生肉或生食在退冰的過程就開始緩慢變質(腐化),高含水量和豐富血液成為適合微生物(細菌/黴菌)滋長的環境,同樣放置於室溫下半小時,細菌和黴菌在生食的數量遠遠超過乾飼料、鮮食和罐頭等食物。過量的細菌與黴菌被貓咪吃進肚子,容易引起腹瀉、消化不良、嘔吐、腸胃炎和腸道菌叢失衡等問題。

2. 消化道異物

大塊的硬骨頭無法被貓咪消化吸收,不應該把骨頭當作食物來餵給貓咪。生食在沒有適當處理的狀態下,生肉中會夾雜細小的碎骨頭,這些尖銳的小骨頭可能卡在貓咪的口腔、食道、腸道等任何一段消化道都有機會!當胃腸道蠕動的過程中一個不小心讓骨頭穿破組織,就會引起致命性的腹膜炎。

3. 營養失衡

我們都知道肉類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但貓咪還需要維生素、礦物質等其他營養。貓主人們為貓咪準備的生食餐點多半都只有生肉,長期餵食下來有營養不均勻的疑慮。

4. 寄生蟲感染

躲藏於肉或臟器內的寄生蟲是獸醫師們最擔心的問題!這些肉眼無法辨識,甚至看不見的寄生蟲被貓咪吃入後,除了可能破壞消化道,還有機會進入到其他如肝、腎、腦部等部位造成傷害和疾病。有時候寄生蟲的侵害會引起該臟器出現發炎、結節、或失去功能等,既使檢查做盡也難以找到真正的原因。

生食與生肉還有什麼疑慮?

生肉冷凍過就能殺死寄生蟲嗎?答案:不行!
寄生蟲在不同生命期能適應險峻的環境與溫度,不夠低溫或不高溫的狀態下牠們都能夠存活!

冷凍進口的生肉宅配到我們家,立即冰進冷凍庫中,直到備餐給貓咪前才解凍。肉保存妥善,沒什麼好擔心吧?事實上,許多寄生蟲會居住或迷入肌肉組織中,就算將生肉冷凍,這些寄生蟲也未必會被殺死!例如像寄生於肉內的一種線蟲,稱為旋毛蟲,可以在-20度C的狀態下存活,加熱到63度C至少要15秒以上才會死亡!更別提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寄生蟲了!

✖️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獸醫部門調查發現生肉常帶有超標的細菌量,因此不建議寵物主人餵食。參考資料網站
✖️ 美國動物醫院協會(AAHA)和美國貓咪從業協會(AAFP)都因生食潛在的餵食風險,提倡不餵貓咪未煮熟的生食或生肉。參考資料

結論

大家都希望貓咪攝取到完整的營養,但餵生食或生肉等於把貓咪暴露在疾病的風險中!將肉品「徹底煮熟」在獸醫師眼裡是「殺死細菌與寄生蟲」的步驟,就算不想給貓咪吃飼料或罐頭,也應該要把食物煮熟再餵食!

Yishen Pan
Yishen Pan

嗨!我是獸醫潘!
臨床犬貓獸醫師工作之餘,在2018年創辦了貓腳腳部落格,用您聽得懂的白話文,分享毛小孩們複雜的專業知識與照顧訣竅,從品種、預防醫學、疾病到保健用品一應俱全!

文章: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