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幼貓需要注意的健康議題

開開心心帶著小貓咪回家,除了吃喝拉撒睡之外,一些小貓咪的疾病是不能被忽略的!這一篇介紹八種幼貓需要特別注意的健康問題。


ㄧ 、營養不良

『餵食量需要隨著體重增加而調整』

兩個月齡以內的小貓每個月會以400-500公克的速度成長,但是我們容易忽略餵食量需要隨著體重增加而調整。

年紀越小的貓咪越要多餐餵食,一個月內的小貓每天餵4-5次,隨年齡增加可以遞減至每天2-3餐。


二、腸道寄生蟲

貓咪會瘦巴巴,甚至看得見肋骨線條,但同時肚子又很大顆。

幼貓意外食入蟲卵而被感染,蛔蟲、鉤蟲、絛蟲等,這些寄生蟲會居住在貓咪的腸道內,吸取原本屬於貓咪的營養而使貓咪呈現營養不良或是一直餵一直瘦的狀況,多數的貓咪會拉肚子或是拉出帶有血的糞便。嚴重的感染會造成整個消化道被寄生蟲佔據而失去功能,走到這階段就會危及貓咪的生命。

症狀:
主要為體重下降及下痢。

治療:
好消息是市面上有許多驅除消化道寄生蟲的藥物,而且是方便使用的滴劑,不需要強迫貓咪吃藥就能解決問題。
例行性的驅蟲會在小貓8週齡開始。驅蟲藥物的選擇多以透過顯微鏡檢查糞便中是否發現特殊的腸道寄生蟲卵來決定。

恢復時間:
兩週的時間。但小貓之後又誤食了寄生蟲卵則會復發。


三、跳蚤感染

症狀:
跳蚤是種透過接觸傳染的體外寄生蟲,。不只是幼貓,成貓也常會被跳蚤感染,差別是在於幼貓通常抵抗力較差,大量的跳蚤感染時,除了搔癢的症狀之外,還可能引起小貓咪貧血。另外,跳蚤也可能跳到其他貓咪或是人的身上,或是帶原一些人與貓咪共通的疾病。

☞ 跳蚤感染相關資訊的傳送門:為什麼貓咪需要每個月預防跳蚤?

治療:
恢復時間: 使用除蚤藥後24-48小時。

四、耳疥蟲感染

症狀:
大量的咖啡色-黑色耳垢+抓耳朵或甩頭

耳疥蟲和跳蚤的傳染方式類似,都是接觸傳染。一開始會發現貓咪有大量咖啡色或黑色的耳垢,伴隨頻繁抓耳朵或是猛甩頭的動作。我們無法直接看到耳疥蟲,獸醫師需要透過檢耳鏡和顯微鏡才能真正看到耳疥蟲。

治療:
透過抗寄生蟲的外用滴劑可以殺滅耳疥蟲。
若是耳垢過多的貓咪,獸醫師可能會建議以清耳液清耳,配合使用對抗耳疥蟲的外用耳藥。

恢復時間:
開始治療後1-2週。



五、球蟲感染

球蟲(Coccidia)是藉由食入糞便內蟲卵來傳染的消化道寄生蟲。可以藉由單次或多次的糞便檢查來診斷。

症狀:
拉肚子是最常見的,嚴重者會導致脫水、食慾不振。

治療:
這類的寄生蟲無法藉由例行性的驅蟲來殺滅,若在糞便檢查過程中發現有球蟲的感染,需要給貓咪特別的口服藥物才會有效。

恢復時間:
定期服用口服藥的情況下,通常在1週能恢復。記得要帶貓咪每週回診接受糞檢,至少確認三次都沒有發現球蟲卵才能完成治療。


六、上呼吸道感染

對抵抗力不足的小貓咪,最常見的兩種上呼吸道的病毒,例如:卡里西病毒(feline calicivirus)和皰疹病毒(feline herpes virus)可以說是小貓的殺手。細菌或病毒存在於貓咪的鼻涕等分泌物或是環境中,小貓咪通常是被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卻不一定有症狀的貓咪所傳染。

症狀:
打噴嚏,伴隨著黃色或綠色的眼鼻分泌物。小貓咪如果出現呼吸困難或是拒絕進食,表示已經相當嚴重了!

治療:
在食慾及活動力正常的狀態下,可以不用立即前往獸醫院,但是總不希望等到過度嚴重時才治療。帶小貓咪去動物醫院看診吧!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很困難,因為我們幾乎沒有對抗病毒的藥物,只能避免再次的細菌感染並紓緩病情,幫助貓咪度過難關。

恢復時間:
治療約一週的時間會看到病情好轉。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上呼吸道問題,貓咪康復不等於病毒完全離開貓咪體內,而會潛伏在貓咪體內一輩子,伺機在抵抗力下降時再出來作亂。

☞ 進一步瞭解上呼吸道感染問題:面對狂打噴嚏與流鼻水的貓咪該如何是好?


七、貓瘟

貓瘟(feline distemper)也稱作貓泛白血球減少症(panleukopenia)。除非是剛好出生於高感染區域裡,患有貓瘟的小貓很罕見,但它是一種極為難纏且讓小貓致死的疾病。病毒會攻擊貓咪的免疫系統直到耗盡所有幫貓咪對抗疾病的白血球,也就是說,發生在小貓咪身上的貓瘟絕大部分無法被治癒。病毒主要存在於貓的糞便內,透過食入含有病毒的糞便,就算只有一灰塵般大小也能被感染。

症狀:
幾乎所有受貓瘟感染的小貓都會變得奄奄一息,厭食、嘔吐和下痢。

治療:
得到貓瘟的小貓大都需要接受住院治療並且與其他貓咪隔離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貓。獸醫師通常會給予抗生素來預防二次性感染,同時給予輸液治療。很不幸的,多數的貓咪最終因疾病而死亡或是接受安樂死。

預防:
施打疫苗能夠有效預防貓瘟,請確定貓咪有定期做預防注射。


八、黴菌感染

幼貓和成貓的黴菌感染都很常見,差別在於年紀過小的幼貓肝臟尚未發育完全,剛好對抗黴菌的口服藥物又會造成肝臟負擔,面對幼貓的黴菌感染,治療方式往往因此被限制。

症狀:
搔癢與脫毛。

治療:
對於年紀過小的貓咪,局部感染者可以用抗黴菌外用藥膏,全身感染者則建議使用藥浴的方式控制黴菌感染。

恢復時間:
接受口服藥內科治療的成貓往往花上4-6週的時間。在幼貓身上,由於沒辦法使用內科治療,依據感染嚴重度不同和小貓本身抵抗力強弱,有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Yishen Pan
Yishen Pan

嗨!我是獸醫潘!
臨床犬貓獸醫師工作之餘,在2018年創辦了貓腳腳部落格,用您聽得懂的白話文,分享毛小孩們複雜的專業知識與照顧訣竅,從品種、預防醫學、疾病到保健用品一應俱全!

文章: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