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貓咪的脂肪肝
肝脂質沈著症(hepatic lipidosis)又稱作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
常見於中年貓咪。貓咪的眼白或皮膚呈現黃色(黃疸)。
如果不即時治療會引起各種併發症,最終死亡。
貓咪的肝臟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除了代謝毒物、藥物,還會分泌特殊的酵素來乳化脂肪、製造凝血因子、分解老化的紅血球等。可想而知,當肝臟出現問題時情況會多嚴重。
貓咪可以說是全肉食的動物,蛋白質的攝取不足會很快的發展成營養不良。
正常情況下,當身體營養不良或飢餓時,身體會自動將貯存的脂肪藉由肝臟代謝成脂蛋白(lipoprotein)來轉換成能量來利用。
但貓咪的身體天生無法應付在飢餓時轉換大量脂肪的情況。
大量釋放到肝臟的脂肪無法被有效轉換成能量,導致肝臟功能衰弱和脂肪的累積,使肝臟呈現腫大且顏色轉為黃色,稱作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或是肝脂質沈著症(hepatic lipidosis)。
此時肝臟處理紅血球的效率也跟著降低,造成一部分的黃色色素(yellow pigmwnt)進入到血流中,所以我們才會看到貓咪的眼白或皮膚呈現黃色,稱作黃疸。
二、出現脂肪肝的貓咪會有什麼症狀?
1. 持續性的厭食- 通常持續幾週
2. 精神沉鬱
3. 嘔吐
4. 腹瀉
5. 便秘
6. 短時間體重下降
7. 頭頸垂下
8. 肌肉量流失
9. 黃疸(例如:眼白和皮膚等呈現黃色)
10. 流口水
11. 步入後期時,貓咪可能會呈現虛脫的狀態
12. 依不同的潛在疾病,同時會出現其他的病症。
三、誰是罹患脂肪肝的高風險群?
大多數的起因是未知的,那哪一類的貓咪是高風險群呢?
1. 胖貓
2. 高壓力下的貓(居家佈置改變、環境轉換或搬家等)
3. 走失幾天的貓
4. 任何疾病(肝臟疾病、 腎臟疾病、糖尿病、胰臟炎或癌症等)
5. 任何原因引起的食慾下降都可能演變成脂肪肝
四、如何診斷?
獸醫師會需要貓奴們提供貓咪的病史、初始症狀和任何可能造成貓咪生病的事件,透過這些訊息並配合檢查來推斷是肝臟本身的疾病,還是因為其他疾病引起貓咪厭食而演變成脂肪肝。
◎ 基本的檢查包含:血球計數、血液生化及尿液分析三項。
‣ 血球計數結果可能出現紅血球形狀異常(poikilocytosis)和被破壞的紅血球(hemolysis, 溶血)。
‣ 血液生化方面會看到肝臟相關的酵素量增加,肝臟衰竭時alkaline phosphatase (ALP)這項指數會明顯上升,相關的指數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bilirubin (TBIL)也可能會上升。
‣ 尿液分析通常會呈現高濃度的bilirubin (TBIL)。
肝臟在凝血功能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此時貓咪可能出現凝血障礙的問題。
◎ 基本的影像學檢查包含:X-ray和超音波兩種。
透過影像學的檢查來了解腹腔臟器有無任何異常,可能會見到腫大的肝臟或是形狀異常的肝葉等,甚至同時發現其他疾病都有可能。
以超音波檢查的同時,若獸醫師認為需要取得肝臟組織的樣本,會在檢查的當下取得樣本。
五、治療方法
為了防止疾病更加惡化,貓咪需要住院並接受輸液治療,先將身體所需的水份補足及給予適當的營養,直到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時再進行下一步。
治療目標:讓貓咪進食!
如果貓咪願意自己進食,提供貓咪喜歡且足量的食物。
當貓咪進食意願低落,可以用針筒或小湯匙從嘴角半強迫餵食。
但如果遇到超級倔強的貓咪,抵死都不張嘴或是吞嚥,需要考慮安裝鼻胃管或是食道胃管。通常餵食管會安置幾週,直到貓咪能夠主動吃進足量的食物才會移除。
小提醒:
用針筒或小湯匙從嘴角半強迫餵食的時候需要非常小心,避免餵食速度過快或姿勢不適當而讓食物意外進入肺臟,造成吸入性肺炎。
六、居家照護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成功的關鍵。
安裝餵食管的貓咪能夠讓貓奴在家裡自行照顧,盡可能降低讓貓咪緊張的因子,創造讓貓咪覺得安靜且舒適的環境,遠離噪音、小孩或其他家中的寵物。確認每日貓咪的飲食、飲水量,可以追蹤體重來了解貓咪是否處在康復中或是病情仍在惡化。
假如貓咪對於前幾天的初步治療反應良好,通常需要三到六週的時間,最後慢慢從疾病中康復。但是,大多數的貓咪在被送到獸醫手中前,經常是連照顧的人都不清楚貓咪的進食即生活狀態,若貓咪有其他潛在疾病,既使診斷出貓咪患有脂肪肝,往往被治癒的機會相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