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貓咪是不是過度理毛?


貓咪醒著的時間裡有一大半都花在理毛上,雖然不代表牠們隨時看起來都乾淨亮麗,但確實每隻貓每天用2-4小時的時間(還真的是醒著的50%時間!)來梳理毛髮。什麼情況下您會需要注意您的貓咪是不是有過度理毛(Over grooming)或過度舔拭的問題呢?這篇文章告訴您。


一、過度理毛(Over grooming)或過度舔拭是什麼?

梳理毛髮是貓咪的天性,每日從背部、腹部一路延伸到四肢,撫去毛髮上的塵埃、廢毛或寄生蟲,也避免身上散發出異味而被獵食者發現。

假如您的貓咪出現劇烈的舔拭、啃咬(或搔抓)身體,使得皮膚失去毛髮(脫毛),甚至出現潮紅或傷口,這種情況就會稱作過度理毛或過度舔拭的症狀,需要了解背後的原因並接受治療。

發現貓咪吐毛球頻率突然增加,也有可能是過度理毛的徵兆。
想了解貓咪吐毛球? 前往連結➜➜ 關於吐毛球,貓主人不能不知道的事。

二、哪些原因會讓貓咪過度理毛?

為了解決過度理毛的問題,先了解什麼樣的原因可能會引起貓咪出現這種症狀。當您帶著貓咪到動物醫院就診時,獸醫師也會依據貓咪的病史和您對貓咪的症狀描述來一步步排除掉以下列出的這些可能。

  • 皮膚過敏

接觸到環境過敏原(例如:化學刺激物、花粉等)或食因性過敏都是造成貓咪皮膚搔癢的原因,除了用腳搔抓,貓咪會啃咬或以舌頭舔拭不舒服的部位,可以是全身或是局部。跳蚤的感染也會引起皮膚過敏,讓貓咪透過理毛的動作來減緩搔癢感,反覆摩擦傷口卻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 皮膚遭到感染

黴菌、細菌或兩者同時發生的感染,或是外寄生蟲(例如:跳蚤、壁蝨或疥癬蟲等)感染引起的搔癢感會讓貓咪不停搔抓、舔拭或啃咬自己而破壞了皮膚。貓咪可能會抓癢抓到身體到處是傷口仍不願意停止。

特別需要到『耳疥蟲』的感染。耳疥蟲是寄生在耳道內外寄生蟲,會造成貓咪耳道劇烈的搔癢感,但是貓咪沒辦法伸進耳朵裡抓癢,反而是把耳朵上及周圍的毛(包括眼睛上方)都抓到脫毛。雖然這不算是過度理毛,但還是要提及以區別成因。

  • 身體內的疼痛

有時候貓咪生病造成疼痛來自於內臟或體內其他組織,貓咪會過度舔拭該區域的毛髮。例如當貓咪患有泌尿道感染或是肛門囊腺堵塞時,可能看到貓咪過度舔拭會陰部或是生殖器官周圍的區域; 患有脊椎相關疾病而造成脊椎疼痛的貓咪則有可能會過度梳理背部區域的毛。

  • 貓咪覺得太無聊

如果貓咪活在一個過度無聊的環境中也可能發展出行為異常及精神焦慮的問題。常發生在全室內飼養的貓咪,居住空間變化度不夠,加上缺乏適當的運動及陪伴,貓咪會藉由過度理毛來彌補心理性及物理性的空虛。

  • 貓咪覺得壓力大

任何增加貓咪壓力的原因都可能間接引起過度理毛的問題。例如:搬家、環境變化、噪音、新貓或新家庭成員加入、貓與貓之間出現霸凌問題、貓咪不時遭到驚嚇或騷擾等。

和貓咪覺得日子太無聊類似,這些心理因素所引起的過度理毛問題在幾個特殊品種貓比較容易發生,例如:阿比西尼亞、波斯、西馬拉雅及緬甸貓等身上,但任何一隻貓都有機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三、懷疑貓咪過度理毛,在動物醫院可能會接受怎麼樣的診斷?

獸醫師在了解貓咪病史與生活情況後,先將身體內臟或組織相關的疾病(例如前面提到造成貓咪疼痛的內臟疾病)排除,接著過敏和感染的問題,最後才會考慮是否因為生活太無聊或是壓力過大等心理因素引起過度理毛的症狀。

貓主人得花心思陪伴貓咪並且改善家裡環境才能治標,光是定期回診拿藥是無法改善的。

四、獸醫師判斷貓咪過度理毛,貓咪可能需要什麼治療?

針對例如泌尿道、消化道或骨骼等系統性疾病,會危及生命的話獸醫師必定會建議立即處置。

皮膚過敏和感染的問題鮮少會在短時間內威脅生命,但排除過敏原的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感染問題依照不同的類型,可能需要口服藥物、外用洗劑或外用寄生蟲滴劑等搭配使用。

再來是心因性引起的過度理毛。獸醫師需要與您一起花很多時間了解貓咪的個性及生活環境,市面上有適合貓咪的抗憂鬱口服藥物,但每隻貓咪對藥物反應差異大,想要長期改善貓咪心理造成的行為問題,貓主人得花心思陪伴貓咪並且改善家裡環境才能治標,光是定期回診拿藥是無法改善的。

五、 心因性引起的過度理毛,您能為貓咪做什麼?

1. 在治療期間耐心陪伴貓咪

通常對貓主人來說,要看到貓咪皮膚的毛髮都長回來了,才會認為病情有好轉。若皮膚已經出現破損,淺層的傷口不再被破壞的狀況下癒合需要3-4天,再等肉眼可見的細毛長出來,至少要一週的時間。種種變因可能要數週才能看到改善,貓主人得拿出耐心,別因為1-2天沒明顯改善就半途而廢。

2. 觀察皮膚是否出現傷口

建議每天抱抱您的貓咪,多注意貓咪是不是有因為過度舔拭而使皮膚傷口,腹部、腋窩或胯下等部位較難被發現脫毛的現象,通常被過度梳理的毛髮會濕撘搭的,有傷口處也會出現濕濕的滲出液。

3.  增加環境豐富性

讓貓咪覺得生活環境充滿變化,增加垂直活動空間、每天用玩具與貓咪互動、選擇貓咪喜愛的益智玩具或增加貓咪運動量等,貓主人們有得忙啦!

4. 使用讓貓咪放鬆的產品

市面上已經有產品透過讓環境中充滿類似貓咪費洛蒙的物質來舒緩貓咪的情緒,在較小型且封閉的空間效果使用較顯著。

5. 幫貓咪建立每日固定作息

貓咪也要固定作息?沒錯,固定時間餵食、更換清潔的飲水與玩耍,貓咪會漸漸了解每日的『任務』而較不會覺得無聊。

6. 盡量減少貓咪的生活壓力

這個議題幾乎可以寫成一本書了。這邊提供幾個最基本的:確定貓咪在吃飯、睡覺、便便及尿尿時有舒服且安靜環境,不會有過度明亮或是噪音干擾的問題。接著確定貓咪平日不會被人或是其他貓咪欺負,如果貓咪住在家裡卻常常要擔心自己被偷襲或甚至毆打,壓力值絕對爆表。

Yishen Pan
Yishen Pan

嗨!我是獸醫潘!
臨床犬貓獸醫師工作之餘,在2018年創辦了貓腳腳部落格,用您聽得懂的白話文,分享毛小孩們複雜的專業知識與照顧訣竅,從品種、預防醫學、疾病到保健用品一應俱全!

文章: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