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養代替購買前」您需要知道什麼?

您想養一隻貓?您想再養一隻貓?「以認養代替購買」絕對會是您聽過的一句話,但在領養前您真的準備好了嗎?這篇文章幫您整理岀認養貓咪前需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一、領養貓咪前需要建立哪些概念?

  1.  認識貓咪的正常行為

    到書店快速地翻閱提供貓咪知識的書籍吧!至少有個概念!許多都是圖文並茂,非常容易閱讀!

    先知道正常的貓咪的生活方式與需求,才不會錯誤矯正貓咪的正常行為,或是忽略疾病所呈現的症狀。例如:貓咪磨爪子是正常行為,但假設用沙發來當作抓柱就會造成貓主人的困擾。貓咪在砂盆以外的地方排尿,貓主人可能解釋成貓咪亂尿尿,事實上是貓咪患有泌尿道相關的疾病。

  2. 養貓咪需要的花費

    養貓所需增添的開銷除了砂盆、食盆和水盆等,另外還有相當多消耗品類「持續性」的花費,包含貓砂、貓食、玩具、寄生蟲驅蟲藥物、疫苗和定期健康檢查,以及隨著年齡增加,各種疾病的患病風險也跟著增加,隨之而來的治療費用等。

  3. 貓咪的居家照護

    了解貓咪的需求,營造舒適的空間給貓咪。給予適合該年齡或符合其條件的新鮮食物及飲水,每日提供清潔的貓砂盆與貓砂給您的貓咪使用。為了避免貓咪過胖或是產生抑鬱的異常行為,增設跳台以延伸垂直空間供貓咪活動,或是配合玩具鼓勵貓咪運動,兩者皆相當重要。定時間為貓咪梳理廢毛以避免食入過多毛髮造成毛球症,裝飾室內時避開對貓咪有毒的植物。另外,全室內飼養的貓咪要確保窗戶和門是否確實閉合,陽台若沒有欄杆則建議架設網子,以避免貓咪走失或是墜樓。

  4. 定期帶貓咪到動物醫院接受健康檢查

    每年固定時間為貓咪做一次健康檢查是每位貓主人的責任,不僅是確定貓咪的身體狀態,也建立屬於您貓咪「自己的基礎數值」,包括血球數量、各項顯示內臟狀態的生化數值等,將貓咪歷年的健康檢查結果保存妥當,更能讓您的獸醫師藉由分析這些紀錄以做出正確的診斷。

    若貓咪患有特殊疾病需要追蹤,務必遵從與獸醫師約定的日期複診。當貓咪步入老年(粗略以7歲以上最為分界點),建議每年定期兩次的健康檢查。

  5. 定期使用寄生蟲用藥及施打疫苗

    寄生蟲用藥包含體內和體外兩類的寄生蟲,市售有商品化的滴劑等各種不同劑型或廣效型(同時針對體內和體外寄生蟲的效果)的藥物提供您選擇,預防性的給予寄生蟲用藥是貓主人的責任,杜絕寄生蟲所帶原的其他疾病(例如:跳蚤雖然屬於外寄生蟲,但會帶原一種稱做血巴東蟲的血液寄生蟲給您的貓咪)。

    不同種類的疫苗(預防針)其保護效力長達的時間不同。根據貓咪的年紀、健康狀況和生活環境來選擇預防針的種類,請帶貓咪到動物醫院先行健康檢查後,在與您的獸醫師討論您的貓咪適合哪種疫苗。

  6. 為貓咪施打晶片並登記

    向政府登記晶片號碼等於是給貓咪一個保障,當貓咪意外走失時,若有人發現您的愛貓才能得知誰是貓咪的負責人,讓貓咪還有機會再回到貓主人身邊。

  7. 新貓咪的加入對原本家裡環境的影響

    家裡是否有成員或貓咪無法接受新進貓咪的加入呢?家人強烈反對飼養貓咪嗎?還是家中已經有一隻或更多的貓咪,需考慮其他貓咪的生活品質會不會因為新貓加入而降低或是引起情緒性和緊迫性的問題。

    另外,家裡的環境適合貓咪嗎?有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貓咪的砂盆、食盆等,以及讓貓咪活動的空間呢?在貓咪還不熟悉新家的時候,是否有可能讓貓咪受傷的因素呢?

二、誰適合領養貓咪?

台灣的法律規定領養者需成年,沒有要求提出經濟狀態的證明。私人機構或是個人中途之家可能會希望領養者證明收入穩定、家裡環境適合貓咪(確定貓不會不小心溜走)或是在領養後持續回報貓咪生活情況等。

理論上,年齡達政府規定又對貓咪有「責任」的人是適合領養貓咪的人。但是多少人真的在領養之前做足了功課呢?為了避免許多領養後才發生的「非預期」負擔,建議可以先拜訪有貓咪的朋友或是到各地政府或私人的收容中心與貓咪互動,了解貓主人們的日常和面對的困難,如果時間許可,到收容中心擔任義工也是個了解自己適不適合領養貓咪的好方法。

三、該領養幼貓還是成貓?

幼貓因為需要少量多餐,一月齡前甚至需要貓主人在每次餵食後刺激排便,所以較適合在長時間都有人照顧的環境下成長,如果是課排很滿的學生或是工時超長的族群就不適合領養幼貓。另外,如果家裡已經有年長的成貓,精力旺盛的幼貓可能會被打擾而降低生活品質。

鑑於成貓及老年貓活動力不如幼貓旺盛,同樣需要貓主人的關注與陪伴,但比起幼貓更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成員有銀髮族或小朋友的家庭較為適合領養成貓,下班之餘還能騰出時間與貓咪互動的貓主人也可以選擇成貓來領養。

以疾病的角度來看,剛領養的時候必須帶到動物醫院接受完診的健康檢查,差別在於幼貓或是病史紀錄不明的成貓較難偵測到一些潛伏疾病,換作是曾經被豢養過的成貓,前主人相對了解貓咪的個性、健康狀況及病史等,讓接手的貓主人更容易照顧和預期可能發生的問題。

四、去哪裡領養貓咪?

  1. 政府單位的公家收容中心

    隸屬於行政院農委會底下的「縣市防疫所」或「動物保護處」,在台灣各地都設有動物收容中心,可以先去電通知負責人,預約拜訪時間或是詢問是否能加入成為義工,擇日參觀時再討論希望領養哪隻貓咪、領養流程和時間等事項。
  2. 私人收容所或中途之家

    領養者可以透過網路(例如:臉書Facebook)搜尋到許多待領養貓咪的資訊,領養流程根據每個不同的中途有不同的規定,目前尚未建立統一的規章。鑑於日前曾出現責任心不足的領養者,許多私人的中途之家將「領養條件」提高標準,以減少貓咪在新主人接手後出現任何不舒適或生命遭受威脅的可能。

五、該選擇哪一種品種的貓咪來認養?

待領養的貓咪以俗稱米克斯(Mixed)的「混種貓」為大宗,各種花色、個性和健康狀況都有,認養後這隻貓咪的一生陪伴與您,勿衝動領養!

想認養特殊品種的貓咪是有機會的,但成貓的選擇佔多數。您可能在網路上找到「私家繁殖」、「自稱」開放領養,但與您「酌收費用」的違法但宣稱本身非繁殖業者的貓咪買賣資訊,請向合法的繁殖業者購買有登記的品種貓,不要助長非法事業。

Yishen Pan
Yishen Pan

嗨!我是獸醫潘!
臨床犬貓獸醫師工作之餘,在2018年創辦了貓腳腳部落格,用您聽得懂的白話文,分享毛小孩們複雜的專業知識與照顧訣竅,從品種、預防醫學、疾病到保健用品一應俱全!

文章: 121